【原文】
[缺字]伯夭曰 ①。[缺字]封膜昼于河水之阳 ②,以为殷人主 ③。
【注释】
①[缺字]:卷首缺文颇多,难以详知。丁谦《干支表》:“距前五十一日。案,此上脱文甚多,盖自河宗至昆仑、赤水,须经西夏、珠余、河首、襄山诸地,五十一日行四千里恰合。”小川琢治云:“自卷一之末‘戊寅’至卷二之首‘丁巳’,其间凡五十一日,无一事记载,故卷二篇首脱简颇多,推测其达于十余简,六百字内外。其间自阳纡至于西夏氏二千五百里,又自西夏至于珠余氏及河首千五百里,合计经过四千里之行程。”顾实云:“缺文在卷端,当所缺甚多,不可详知。”王贻樑云:“此上缺文甚多,据卷四文知其间行程是:自阳纡至西夏氏,再至珠余氏、河首、襄山,又至舂山、珠泽、昆仑之丘,共四千七百里。此处距昆仑尚有二三日或稍多一些的行程,则此处距阳纡应在四千五百里左右(折合今里在三千至三千七百余里间)。《穆传》虽有大致方向、里程的记载,但具体难免有盘旋曲折,故其间的具体行程、位置都难以考察清楚。诸家的说法在此有很大的分歧,而须注意的是,有学者往往以现代的地理知识去套合,则是绝对不可取的。”曰:洪颐煊校注:“‘曰’本作‘[缺字]’,从道藏本、程氏本改。”
②[缺字]:穆天子。顾实云:“‘封’上当脱‘天子乃’三字,后言‘天子乃封长肱于黑水之西阿’可为例证。”王天海云:“顾实此说近是……然不仅缺‘天子乃’三字,其上所缺必为伯夭对膜昼历史的介绍。”膜昼,人名。部落首领。郭璞注:“人名。疑音莫。”丁谦云:“膜昼当是伯夭子姓,故分河水以北地,请天子封之。”小川琢治云:“‘膜昼’与‘亳丑’同音通用。其地位在汉武威郡朴
之边,……则膜昼封域其位凉州之东南,在凉、兰两邑之街道以东之地方甚明。”河水之阳:黄河北岸。
③以为殷人主:让他主持祭祀殷人的祖先。主,郭璞注:“谓主其祭祀,言同姓也。”
【翻译】
伯夭向穆天子进言。穆天子就把黄河北岸的一块土地封赐给膜昼,让他主持祭祀殷人的祖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