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己巳 ①,至于文山 ②,西膜之所谓[缺字] ③。觞天子于文山。西膜之人乃献食马三百 ④,牛羊二千,穄米千车,天子使毕矩受之 ⑤。
【注释】
①己巳:八月二十七日。距前“丙寅”三日。丁谦《干支表》:“距前三日,至于文山。”顾实作“八月初七日”,亦距前三日。
②文山:山名。位置不确定。陈逢衡云:《中山经》“文山”郝懿行《疏》云“盖即岷山也,《史记》又作‘汶山’”,并引此文。“衡案,汶山,岷江所出,在今西徼外,若果即此山,景纯何不注?”“盖另一文山。”丁谦云:“文山者,今木素尔岭也。”顾实云:“文山,当即今哈密之俱密山,而其连麓尚有星星峡也(亦作“猩猩峡”)。”王贻樑云:“此文山绝对不是岷山,地约在今甘、宁北部,具体难定。”
③西膜:即西域。顾实云:“西膜,亦即今之哈密。……则西膜当以在沙漠之西而得名。”岑仲勉云:“提到西膜语言的地方,都属于今新疆范围内《汉书·西域传》之南道,而特提‘西膜之人’只有文山一处,可见文山是彼时西膜的住地。”“顾氏拟文山为哈密之山,虽不必中,或亦不远矣。”卫挺生云:“自甘肃以西直至大夏边境及里海、咸海,其居民之语言皆用西膜语,其礼俗皆用‘膜拜’,盖皆当今世所谓回语、回俗也,语言学家所谓突厥语系也。”[缺字]:西膜人对文山的称呼,已不可考。
④西膜之人:指居于文山的一个部族。或与下文“文山之人”分属不同部族而同居于文山一带。
⑤毕矩:人名。周大夫。陈逢衡云:“毕矩,毕公高之后。”毕公高,姬姓,名高,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,周武王姬发异母弟。武王灭商后,封于毕(在今陕西咸阳,一说在今陕西西安),因以为姓。
【翻译】
八月二十七日己巳,穆天子到达了文山,西膜人把文山叫作“[缺字]”。西膜之人在文山宴请穆天子。又献上三百匹食用马、二千头牛羊、一千车穄米,穆天子命毕矩收下了这些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