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天子传

《穆天子传》(简称《穆传》),最初题名为《周王游行记》。是西晋初年出土于汲郡古墓且唯一流传至今的竹简古书,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,被学界视为一部奇书。据《竹书纪年》《史记》等相关记载,周穆王在位凡五十五年,于十二年(前965)至十八年(前959)间,两次西征,东达淮泗,西及昆仑,南至鄱阳,北绝流沙,行程共计十九万里。《穆天子传》正是记载周穆王巡狩四海的一部珍贵历史古籍。
庚辰,天子大朝于宗周之庙,乃里西土之数。曰:自宗周瀍水以西,北至于河宗之邦阳纡之山,三千有四百里;自阳纡西至于西夏氏,二千又五百里;自西夏至于珠余氏及河首,千又五百里;自河首、襄山以西,南至于舂山、珠泽、昆仑之丘,七百里。自舂山以西,至于赤乌氏、舂山,三百里;东北还至于群玉之山,截舂山以北;自群玉之山以西,至于西王母之邦,三千里;[缺字]自西王母之邦,北至于旷原之野,飞鸟之所解其羽,千有九百里。[缺字]宗周至于西北大旷原,万四千里。乃还,东南复至于阳纡,七千里。还归于周,三千里。各行兼数,三万有五千里。

【原文】

庚辰 ①,天子大朝于宗周之庙 ②,乃里西土之数 ③。曰:自宗周瀍水以西 ④,北至于河宗之邦阳纡之山 ⑤,三千有四百里 ⑥;自阳纡西至于西夏氏 ⑦,二千又五百里;自西夏至于珠余氏及河首 ⑧,千又五百里;自河首、襄山以西 ⑨,南至于舂山、珠泽、昆仑之丘,七百里。自舂山以西,至于赤乌氏、舂山 ⑩,三百里;东北还至于群玉之山,截舂山以北 ⑪;自群玉之山以西,至于西王母之邦,三千里;[缺字]自西王母之邦 ⑫,北至于旷原之野,飞鸟之所解其羽 ⑬,千有九百里。[缺字]宗周至于西北大旷原 ⑭,万四千里。乃还,东南复至于阳纡,七千里。还归于周 ⑮,三千里。各行兼数,三万有五千里 ⑯。

【注释】

①庚辰:十一月九日。距前“癸酉”七日。丁谦《干支表》:“距前七日,大朝于宗周,里西土之数。”顾实作“十月十九日”,亦距前七日。

②庙:此指朝堂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:“九卿朝焉。”郑玄注:“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。”

③里:计算里程。郭璞注:“谓计其道里也。《纪年》曰:‘穆王西征,还里天下,亿有九万里。’”陈逢衡云:“《纪年》所谓‘亿有九万里’,乃总穆王一生车辙之所至,共有此数也。”案,古代一亿为十万。

④瀍(chán)水:水名。即瀍河,源出今河南孟津,于洛阳瀍河区下园汇入洛河。郭璞注:“今在洛西。洛即成周也。音缠。”顾实云:“出今河南洛阳县西北穀城山。”岑仲勉认为瀍水即陕西之滻水,误。

⑤北至于河宗之邦:河宗之邦,即河宗氏的邦国,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。洪颐煊校注:“‘北’字本脱,从《水经·河水》注引补。”

⑥有:通“又”。洪颐煊校注:“有,下文或作‘又’,古字通用。”

⑦西夏氏:古西域部落。大致位于今甘北、蒙西一带。檀萃云:“西夏,大夏也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《周书·史记解》云:‘昔者西夏性仁非兵,城郭不修,武士无位,……唐氏伐之,……西夏以亡。’”小川琢治云:“当在亚尔泰山东南之南麓。”顾实云:“西夏氏,当即穆王西济于河,在今甘肃兰州府、河州大夏河之西。”王贻樑云:“西夏,当文献之大夏,地约在今甘、青或宁一带,具体难明。”王天海云:“此西夏氏,与下珠余氏、河首、襄山等地,不见于前面《传》文中,依行程推之,当脱于卷二之首。”

⑧珠余氏:古代西域部族。顾实云:“珠余氏当即膜昼之所封,在今青海大雪山西。”王贻樑云:“珠余氏、河首及襄山在昆仑(今祁连山)之北七百里,具体地望不明。”河首:即黄河上游某地,古人以为是黄河源头。小川琢治云:“黄河在兰州、宁夏间至中卫之西成为峡谷,由是开出平地。本书所呼河首者,即指黄河上流之溢处而得名。”常征云:“河首(兰州地区),古人谓黄河出于积石,故此区被目为‘河首’。”

⑨襄山:山名。洪颐煊校注:“《史记·封禅书》云:‘自华以西名山七,曰……薄山。……薄山者,襄山也。’据《括地志》,襄山即上文雷首山。”案,雷首山在山西,此说存疑。小川琢治云:“襄山,即《北次三经》之首崇吾山、《北山经》之首单孤山,其名音读缓急而已。”“其位置盘绕于今宁夏府之西南、中卫县之西。”王贻樑云:“河首、襄山在昆仑北七百里。河源置此,以今天的地理知识衡之,自属荒谬。但在当时却就是如此认识的,并不足为奇。河源的正确位置是自元代以后才逐渐得到正确认识的。这当然是后话了。而释《穆传》之河首为今青海巴颜喀喇山,实是以后人的见解来替代古人的认识,看似正确而实则错误。”

⑩舂山:衍文。陈逢衡云:“‘舂山’二字疑衍。”

⑪ 截舂山以北:下脱里数,应补“七百里”,方合“万四千里”之数。顾实、岑仲勉等俱云此下当缺“七百里”。王贻樑云:“当以‘七百里’为妥。”截,至于,到达。郭璞注:“犹阻也。”

⑫[缺字]:疑衍,当删。

⑬ 解其羽:指飞鸟脱羽而死。郭璞注:“所谓解毛之处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《艺文类聚》六、《太平御览》九百十四引俱无‘其’字。”

⑭[缺字]:檀本填“自”字,应从。西北大旷原:即旷原之野。郭璞注:“《山海经》云,群鸟所集泽有两处:一方百里,一方千里,即此大旷原也。”

⑮ 周:指宗周洛邑。

⑯ 三万有五千里:三万五千里。依上文数据,往返路程总计两万四千里。刘师培、小川等认为,“三”字为“二”字之讹。又案,若“三万有五千里”数字不误,则此段或脱穆天子第一次西征的里数(一万一千里)。

【翻译】

十一月九日庚辰,穆天子在宗周朝堂上举行大朝会,并计算这次往返西域的里程。如下:从宗周瀍水往西,向北到达河宗氏邦国的阳纡山,有三千四百里;从阳纡山往西到达西夏氏,有二千五百里;从西夏氏到达珠余氏及河首,有一千五百里;从河首、襄山往西,再往南到达舂山、珠泽、昆仑山,有七百里。从舂山往西,到达赤乌氏,有三百里;从东北方向又回到群玉山,至于舂山之北,有七百里;从群玉山往西,到达西王母的邦国,有三千里;从西王母的邦国往北到达旷原平野,即飞鸟到此脱羽而死的地方,有一千九百里。从宗周到达西北大旷原,总计一万四千里。从西北大旷原返回,往东南又回到阳纡山,有七千里。从阳纡山回到宗周洛邑,有三千里。往返路程总计为三万五千里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