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辛丑 ①,塞 ②,至于台 ③,乃大暑除 ④。天子居于台,以听天下之 ⑤。远方[缺字]之数 ⑥,而众从之,是以选扐 ⑦,乃载之神人 ⑧。[缺字]之能数也 ⑨,乃左右望之 ⑩。天子乐之 ⑪,命为[缺字]而时[缺字]焉 ⑫。[缺字]其名曰[缺字]公去乘人[缺字]犹[缺字] ⑬。
【注释】
①辛丑:穆王十四年七月五日。上接五·三“甲寅,天子作居范宫……以禁暴民”,为十四年事。上节“戊戌日”为十五年事。王天海云:“此距前‘戊戌’三日,正与上文‘三日而决’合。”王注误,上文“戊戌”已是孟冬十月,此“辛丑”为孟秋七月,与下文“大暑除”“中秋甲戌”等皆合。
②塞:关塞。或即虎牢关。卫挺生云:“谓筑要塞也。所筑要塞即虎牢关。”郭璞注:“戒不如,故进为塞也。”郭注难以理解。王天海将“塞”字移至上文“博”字下,作“博塞”,云:“此下(辛丑)原有‘塞’字,与文不类,已移上文‘博’下。”卫说近是,王说亦可参。
③至于台:到达高台。丁谦云:“‘至于台’,即至于上文丁酉所作之台。”王贻樑从丁说。上文“丁酉,天子作台”为十五年事,当与此台同属一地,俱在成皋(虎牢)地界。疑穆王十五年即于此台建新,此时应为旧台,绝非丁说新建之台。卫挺生云:“此‘至于台’殆指一旧台也。因旧台必先扫除而后可用,故曰‘除天子居于台’。后作新台以为天子行宫。”卫说此为旧台,后作新台,可取;然断句错,语义大误,当以“除”字断句。下文陈逢衡认为此台名为“范台”。
④乃大暑除:这时大暑已过。大暑,农历六月中最炎热的节气,时为六月二十八。陈逢衡云:“即今所谓处暑也,谓暑自此除去耳。”
⑤以听天下之:以处理天下政事。郭璞注:“因以避暑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‘之’下疑脱‘政’字。”听,治理,处理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士大夫分职而听。”
⑥远方[缺字]之数:有远方之人善术数。[缺字],檀本填“人”字,陈逢衡作“版籍”二字。数,术数,卜筮之数。
⑦选扐(lè):古代用蓍草卜筮的一种方法。洪颐煊校注:“韩维镛云:‘选,数也。选扐,即揲蓍之法。’”陈逢衡云:“夫所谓‘远方之数’者,乃稽察民数,如司民献齿之义。‘而众从之,是以选扐’者,盖谓此林林总总之内有贤能者,选而挂之朝籍也。”丁谦云:“此节脱佚过甚,又多舛误。如‘是日也’至‘而众从之’,当移入上文‘休于范宫’下,盖皆夏日事也。‘是以选扐’至‘天子乐之’,当移入后文‘祭公占之’下,盖皆卜筮事也。而‘捕虎’一段,乃与上‘以为百姓材’接,盖皆冬狩事也。”丁说可参,然亦讹。《传》文虽倒错颇多,然岂可以夏日事、冬狩事分类叙之,不仅时序大误,亦愈发不可读也。扐,郭璞注:“音勒。”
⑧乃载之神人:于是把他当神人一样拥戴。载,通“戴”,尊奉,拥戴。
⑨[缺字]之能数也:因为他精通术数啊。郭璞注:“有道数也。”[缺字],王天海作“因”字。
⑩望之:望气,占候。郭璞注:“占候(根据天象变化预言吉凶祸福)也。”陈逢衡云:“望其山川风景也。”郭注符合文意,陈逢衡承其上说。
⑪ 天子乐之:穆天子喜爱术士的术数。郭璞注:“爱其术也。”王天海云:“一说穆王因登台四望而乐。”
⑫ 命为[缺字]而时[缺字]焉:名之为范台并时常前来游玩。陈逢衡云:“‘命’之为言名也。”“又案,《战国策》魏觞诸侯于范台,则此处‘命为’下空方当是‘范台’二字,以在范宫之西,故曰‘范台’。‘时’下‘[缺字]’字当是‘游’字,言王恒乐此而来游也。”
⑬[缺字]其名曰[缺字]公去乘人[缺字]犹[缺字]:此句不可确解。译文略去。陈逢衡云:“此段本不可晓,又兼缺字,何必求解。”
【翻译】
穆王十四年七月五日辛丑,穆天子越过关塞,到达高台,这时大暑已过。穆天子居住在此台,以处理天下的政事。有个远方的人擅长术数,很多人都信服他。他能用蓍草占卜吉凶,于是人们就把他当作神人一样拥戴。因为他精通术数的缘故,就在台上左右观望天象。穆天子喜爱他的术数,便将此台命名为“范台”,并时常前来游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