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河宗又号之,帝曰:“穆满!示女舂山之珤 ①,诏女昆仑[缺字]舍四 ②,平泉七十 ③,乃至于昆仑之丘 ④,以观舂山之珤,赐语晦 ⑤。”天子受命,南向再拜 ⑥。
【注释】
①舂山:山名。山多珍宝,故名。郭璞注:“《山海经》‘舂’字作‘钟’,音同耳。言此山多珍珤奇怪。”顾实云:“舂山,即钟山。《穆传》舂山在昆仑之北,与《山海经》昆仑在钟山之南正合。”常征云:“赤水以西为青海高原与湟水沃地之界山日月山,即《传》之舂山(《山海经》作“钟山”)。”卫挺生云:“钟山,即舂山,今帕米尔。”王守春云:“舂山,应当是吐鲁番地区的天山。”“《穆传》中的‘舂山,是惟天下之高山也’一语,为舂山就是天山的这一认识提供又一有力证据。因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,而它北面的天山,最高点的博格达峰绝对高度达5400多米,低于海平面的盆地和与之毗邻的高山,二者的相对高差达5500米以上。这样大的相对高差,在青藏高原上也是很少见的。至于帕米尔高原,虽然其绝对高度较高,但其高原上的山地的相对高度远没有如此之大。另外,《穆传》中记述的‘舂山’上有种类很多的野生动物,有‘赤豹白虎,熊罴豺狼,野马野牛,山羊野豕……’,而在《穆传》中的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如此多的野生动物。根据野生动物多这一情况,把舂山认定为天山,比认定为帕米尔高原更合理。天山北面是辽阔的准噶尔盆地,这里有面积广大的草原。‘在历史的早期’,这里无疑会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;‘甚至到上一世纪末’,准噶尔盆地还有较多野马。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在这里捕到野马,这里的野马因此被命名为‘普氏野马’。而帕米尔高原因地势高亢,气候寒冷,植物稀少,动物也应比准噶尔盆地少得多,不会有像《穆传》中描写的那样多的动物。因此,从这一点来说,把舂山比定为帕米尔高原也是不恰当的。”(《<穆天子传>与古代新疆历史地理相关问题研究》,《西域研究》1998年第五期)珤(bǎo):古“宝”字。洪颐煊校注:“本作‘宝’,今悉程氏本改。”檀萃云:“珤,古‘宝’字。”
②诏:告知。昆仑:山名。古今所指位置不一。王天海云:“或指今巴颜喀拉山,为黄河之源,与今昆仑山相邻。”王守春云:“这里的‘昆仑’应当是广义的。古代关于‘昆仑’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。广义的‘昆仑’包括祁连山的西段、阿尔金山和且末南面的昆仑山东段。结合下文‘珠泽’综合分析,‘昆仑之丘’很可能是指祁连山的西端或新疆阿尔金山的东段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《汉书》凡‘昆仑’字皆不从山,程氏本皆作‘昆仑’,间有从山者,传写讹也,今悉改正。”[缺字]:檀萃填作“宫”字。
③平泉:泉水名。陈逢衡云:“平泉,平壤之甘泉也。”顾实云:“大野曰平,平泉,或即大野之泉。平泉七十者,卷二所谓‘舂山之泽,清水出泉’。或即其一欤?”郭璞注:“疑皆说昆仑山上事物。”王天海云:“郭璞注‘疑皆说昆仑山上事物’,而下文明言‘乃至于昆仑之丘’,可知‘[缺字]舍四,平泉七十’乃去昆仑途中之事物,郭注未妥。”
④昆仑之丘:昆仑山的顶峰。昆仑山,又叫“昆仑丘”“玉山”,依语义应为昆仑山的山顶。王天海云:“昆仑山的高峰。”
⑤赐语晦:赐给你财宝。郭璞注:“月终为晦,言赐女受终福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注‘赐’下本有‘语’字。程氏本、吴氏本重一‘赐’字;汪氏本又衍‘盖’字,今从道藏本删。”于省吾云:“郭注非。依邵本及注文,‘语’应作‘女’,‘晦’实读作‘贿’。《仪礼·聘礼记》‘贿,在聘于贿’注:古文‘贿’皆作‘悔’,……然则‘赐女晦’即‘赐女贿’也。”
⑥南向再拜:穆天子又面朝南向黄河拜了两次,表示接受天帝之命。郭璞注:“受河伯命。”
【翻译】
河宗伯夭又拖长声音高声呼唤,代天帝说道:“穆满!给你看舂山上的珍宝,告诉你昆仑山上有宫室四处、平泉七十处,等到了昆仑山的最高峰,观赏到舂山的珍宝,赐给你财宝。”穆天子接受了天帝的旨意,面向南方拜了两次。